Saturday, March 31, 2007

談成語(中)

教育部長說,成語會使人「思想懶惰」、「一知半解」,「成語一旦脫離情境,就會沒有意義」,「如果成語故事大家不熟悉,寫出來的成語、用出來的典故,就和生活以及要表達的感情無關或很淡泊」。我們在此也針對相關的問題來討論討論。

關於「思想懶惰」這件事,有的慣用語似乎是有可能將事情過度簡化。例如有些人聽到小道消息,大部份情況下會選擇相信,而理由呢?常常就是五個字:「無風不起浪」。其實傳言只要未經證實,當然都有某種機率是假的,但一句「無風不起浪」似乎就讓真偽之辨的討論空間變得很小了。

可是如果說成語的典故對現代人都沒意義、運用成語就得了解典故,所以使用成語是不好的,就有些不太對勁的地方了。其實,一般人能使用或理解成語,並不以了解典故為必要條件。如上篇文章所說,成語是以兩個以上詞為一個單位而被直接賦予意義,所以就像許多的詞一樣,它作為一個語意承載單位,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意義,說話者可以直接將成語與其語意連結起來,不一定要經過背後的典故。這也就是為什麼說話者對於一個成語的典故完全不了解,卻仍然可以正確地運用與理解這個成語。有些成語的現代語意與典故中的意義正好相反,如果一定要熟悉典故才能運用成語,那麼這一類的成語是不會存在的。

許多一般的詞也不能由字面來推敲出語意,使用者也不知道字面上的語意是怎麼發展到今天這樣,而語音與語意間的關係也是任意的 (arbitrary),但這些都無礙該詞的使用,這與成語是類似的。例如,現代人仍然使用「撥」一詞來稱呼輸入電話號碼或打電話的動作 (例如「請稍後再撥」、「撥號網路」等等),卻很少想到或了解到「撥」的典故:它來自舊時代的轉盤式電話。現代人(尤其是完全沒用過轉盤式電話的卻仍使用這個用法的人)在說「請你撥一通電話」的時候,恐怕早已將「撥」與打電話方面的語意直接連結起來,而沒有經過典故。另外,現代人很少用矛和盾兩種兵器,但「矛盾」一詞仍然被廣為使用,大概也很少人會認為這個詞不能用在現代,這也是因為它的引申義才是重點,背後的典故是另外一回事。

不過這衍生出一個問題:既然典故未知,這些詞與成語的運用是怎麼被正確地學會呢?「語境」是一個原因。說話者學得一個詞或成語不一定是去了解其典故或語意解釋,而是藉著其出現的環境或上下文來學會。

我不太贊成任何成語脫離典故就會沒意義的說法,尤其許多成語早已成為現代口語的一部份,我們很難也沒必要刻意迴避。當然,有些較為冷僻的成語,並沒有完全進入現代語言,使用它們反而無助於溝通,所以,什麼成語值得用、或該用在何時何地,可能才是大家該傷腦筋的。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