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December 1, 2009

骰子怎麼念?

台灣教育部對於標準字音的修訂常引起一些爭議,尤其是有些字音與現實使用情況相去甚遠,因而讓許多人難以理解。例如,一般人會將「骰子」的「骰」念成ㄕㄞˇ (shăi),但教育部審定為ㄊㄡˊ (tóu) 。對於這個詞的念法,有些人似乎有著一些誤解,認為從此只能用ㄊㄡˊ ˙ㄗ來稱呼這種物品。關於這個問題,我在此提供一些資訊與大家分享。


「骰」這個字有ㄊㄡˊ的字音是可以肯定的。《廣韻》所記載的字音為「度侯」切,所以應念為ㄊㄡˊ,除此之外,該字之下並未記載其他發音。「骰子」有時又寫成發音相同的「投子」,例如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就收了「投子」一詞,並解釋為「骰子的別名」。其實,骰子既然是用丟擲的方式來使用,所以「骰」可能原本就是從動詞「投」而來的,「投」字用於名詞之後,又有人根據語意的屬性將它的偏旁改為「骨」(因為骰子常以骨頭製成),所以就造出了「骰」字。時至今日,閩南語仍有「十八骰仔」(si̍p-pat-tâu-á) 的稱呼。


但「投子」或「骰子」並非這種物品的唯一名稱,它也被稱為ㄕㄞˇ ˙ㄗ,而寫法則通常是「色子」,起源應與這種東西的花色有關。一般人都知道「色」念成ㄙㄜˋ,但其實它也有ㄕㄞˇ的音,算是所謂的「語音」(即白話音)。所以,骰子這種物品有兩種不同名稱:ㄊㄡˊ ˙ㄗ與ㄕㄞˇ ˙ㄗ,這兩種名稱都存在,並不衝突,只是如果稱這種物品為ㄊㄡˊ ˙ㄗ,就要寫成「骰子」,若念成ㄕㄞˇ ˙ㄗ,就要寫成「色子」。


然而到了今天,大部分人都把「骰子」念成ㄕㄞˇ ˙ㄗ,也就是把文字與發音做了錯誤的配對,這可能是因為近來很少有人知道「色」字有ㄕㄞˇ的念法,而「骰子」的文字形式又較為盛行,結果就直接把「骰」念成ㄕㄞˇ了。這種現象已經相當普遍,所以許多字典在「骰」字之下都加注ㄕㄞˇ的念法。這等於是一種「訓義字」的用法,也就是像日文的訓讀一樣,用同義字來書寫語言中的某個詞。


站在文字整理的立場,訓義字通常不是最好的用法,ㄕㄞˇ原本就是「色」字的字音,但如果用它來念「骰」這個字,就會使「骰」多出一個發音,從而增加負擔。既然我們還有音義皆符的「色」字可使用,就比較沒有理由再用「骰」來表示ㄕㄞˇ這個音節。因此,教育部的這項審定是可以理解的。


不過大家別誤解了,雖然教育部說「骰」字要念成ㄊㄡˊ,但「色子」的名稱一直都存在,現在也沒人廢掉它,所以當我們看到骰子這個物品時,還是可以稱呼它為ㄕㄞˇ ˙ㄗ。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Friday, November 6, 2009

來自人類的問候

美國太空總署於 1977 年發射了 Voyager 1 太空飛行器,它除了探測太陽系、傳回許多珍貴影像之外,最知名的就是它還帶著一張「金唱片」,如果外星人發現了它,就可以把唱片放來聽,以了解我們的星球。唱片內有地球的各種聲音、樂曲,還有 55 種人類語言的問候。最近我在網上找到了這些問候語的錄音,在此與大家分享。


這 55 種語言涵蓋範圍很廣,完整的列表請看這裡。比較有趣的是其中還有閩南語 (太空總署使用的名稱是「廈門話」),內容是:



太空朋友,恁好。恁食飽未?有閒著來阮遮坐哦。

(太空朋友,你們好。你們吃飽了沒有?有空要來我們這裡坐坐哦。)

聽原始錄音

這段閩南語還真是親切,連最生活化的「吃飽了沒」都用上了,外星人能理解的話,應該會感到很窩心。這段話聽起來和台灣的說法沒什麼差異,不過發音人的背景不詳,所以不知道是否真的是廈門人,還是其他地方的人發的音。


中文的部分則是:



各位都好吧,我們都很想念你們,有空請到這兒來玩。

聽原始錄音

這聽起來有點讓人嚇一跳。「想念你們」的意思是,人類已經和外星人接觸過了嗎?


另外還有廣東話:



各位好嗎?祝各位平安、健康、快樂。

聽原始錄音

除了這些和漢語有關的語言 (除以上之外還有吳語),唱片中當然還有許多有趣的語言。例如使用於非洲東南部的 nguni 語,有我們很少聽到的「click」這種發音,原理類似我們「嘖嘖」的聲音。阿卡德語蘇美語是早已消失的語言,原使用於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。55 種語言中,和印度有關的就佔了八到九種,可見印度語言的複雜程度。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在這裡聆聽唱片的完整內容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Wednesday, October 14, 2009

Snow Leopard 的倉頡輸入法

Mac OS X 升級到 Snow Leopard 之後,倉頡輸入法並沒有根本上的改進。


好的地方還是有的。之前「並」這個字無法用「廿廿金」的倉頡碼打出,現在總算可以了。根據朱邦復先生的說明,「並」的倉頡碼是「廿廿金」,「並」的另一個異體字才是「廿廿一」(見下圖,引自第五代倉頡輸入法手冊) 。現在 Snow Loepard 是兩種碼都可以打出「並」這個字形。



至於 Leopard 中一些倉頡碼的混亂,到了 Snow Leopard 並沒有改變。首先是第三代倉頡和第五代倉頡混在一起的情形。例如「黃」只能用第五代的「廿中田金」打出,但「橫」字卻可以用「木廿中金」(第三代) 和 「木廿一金」(第五代) 打出。用「X」表示重複字的混亂情形也完全沒變,例如「頻」和「顏」和倉頡碼都是「卜竹一月金」,在 Loepard 和 Snow Loepard 中除了可以輸入「卜竹一月金」來選字之外,也可以用「X卜竹一月」來打出「顏」這個字。但奇怪的是,「宋」、「未」兩字倉頡碼相同,但不能如第五代倉頡所規定的,用「X十木」打出「宋」字。其他不能加「X」打出的重複字還有「歌」、「墮」等字。


還有更奇怪的例子。第三代倉頡的「鬼」和「么」都是「竹戈」,到了第五代「鬼」變成「竹山戈」,兩字的倉頡碼不再重複,所以現在輸入「竹戈」可以直接打出「么」字,不必選字。但是如果輸入「X竹戈」,竟然還是可以打出「么」字,其混亂情形可見一斑。


Mac 將第三代和第五代倉頡碼糾纏在一起的情形存在多年,到了 Leopard 好不容易比較完整地支援第五代,但如今還是存在著相當的混亂,徒增使用者的困擾。這出現在號稱具有許多「refinement」的新系統中,實在挺諷刺的。


我想,理想中的 Mac 倉頡應該要能一致而全面地支援以「X」輸入重複字,畢竟就朱邦復先生的資料來看,在第五代倉頡中仍然有以「X」輸入重複字的設計,而且這對輸入是有幫助的。如果能讓使用者自行選擇要在螢幕上選字或是使用X碼,是再好不過的了。另外,第三代和第五代倉頡當然不應該混在一起,如果能兩者都支援,但讓使用者自行在兩者間切換,應該是最理想的。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Tuesday, September 8, 2009

Snow Leopard 的新中文字體

Mac OS X Snow Leopard 已經上市了,對於中文使用者而言,最明顯的轉變就是中文字體。這個名為「黑體」(Heiti TC) 的新預設字型對於原本不甚理想的 Mac 中文環境的確有一些貢獻,例如它不像原來的儷黑那麼粗,字不致黑成一團,而且也提供兩種粗細供選擇,所以終於可以做粗體的變化。另外,過去在看混合各國漢字的文件或網頁時,會出現不搭配的字體,甚至如果繁體中文沒有放在第一順位,而要看繁體中文的頁面,也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。現在「黑體」已經把漢字補齊。


另外在筆畫標準上,它並未完全採用台灣教育部的標準,而是和傳統印刷體較接近。例如「辵」字旁是採用「」,而非教育部硬套手寫體的筆畫。我必須說這個做法是好的,因為台灣官方印刷體標準有其問題,這我們已經在是誰寫錯字裡談過了。


不過,它有個很明顯的缺點,就是有很多筆畫是不統一的。例如它的「言」字旁最上方一筆幾乎都作橫畫,和傳統宋體相同,但「言」字單獨用時卻作斜點。它也遵照傳統印刷體設計原則,將「亠」、「宀」的一點作豎點,但是「交」、「亡」兩字卻是斜點(「亡」字左下方的直角轉折也不盡正確)。其他這類的問題不勝枚舉。


由於 iPhone 也採用這個字體,所以也有這個問題。不過 iPhone (3.0 軟體) 的「言」字不管單用或作偏旁都只用橫畫,沒有上述問題。同一個字體,竟然在 Mac 和 iPhone 上有這樣的差異,而且較晚上市的 Snow Leopard 反而有較多不一致的情形,實在令人不解。


此外,它有些筆畫間架的安排似乎不是那麼均衡。例如其「鐵」字金字旁的底部特別高,左下方留下一大片空間,而「戰」字則是左半邊比右半邊矮很多。「問」字的「口」也特別高,「由」字和其他字比起來似乎沒碰到地。和日文預設字體 Hiragino 比起來,「黑體」的設計恐怕還是遜了點。至於有人拿它和台灣蘋果網站的標題字體類比,其實,那並不是同一個字體。雖然「黑體」的外觀有些缺點,但我想還是比網頁上的字體好得多。


整體說來,這個字體比以前有進步,同時卻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。有些人不習慣、或不喜歡新字體,只是在我看來,除了筆畫一致性之外,過去的「儷黑 Pro」並沒有比較好。希望這個筆畫不一致的問題能盡快修正,讓它進一步改善。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Thursday, July 23, 2009

中文俚語詞典與拼音小字典2.1.1

跟大家分享兩個和字典有關的東西。


我們正在製作一個網路版中文俚語詞典,目前正在測試中。這裡所說的「俚語」指的是英文的「slang」,也就是那些未被社會廣泛接受,而只在部分群體或場合中使用的詞彙,通常它們不會被正式的詞典收錄,行話、黑話、流行語、網路用語等都屬於此類。在國外有些專門的俚語詞典,例如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 and Colloquial Expressions,但中文的就很少見了,所以我們想藉著這個詞典中來做些記錄。這個俚語詞典是在網頁上開放給大家編輯的,許多內容需要靠網友貢獻。例如網友可以新增詞項、提供語意說明,還可以自行造句來示範詞語的用法。它目前處於測試階段,收錄的詞彙還不多,歡迎大家來參與編輯,或是給予我們一些意見。因為它是俚語詞典,所以大家應該不用太嚴肅。:P


另外,我們的 Mac 版拼音轉換軟體「拼音小字典」(Pinyin Dictionary) 也做了一點更新,現在的版本是 2.1.1。這個版本主要是讓使用者可以自訂 Return 鍵的功能,有「開始查詢」和「加入斷行」可選擇。如果選擇「開始查詢」,在輸入漢字後只要按 Return 鍵即可開始查詢,要在文字欄位中加入新的一行,可以按 Shift + Return。如果選擇「加入斷行」,則可以按視窗右方的查詢按鈕、或是數字鍵盤的 enter 鍵來開始查詢。選擇「加入斷行」可以解決在使用漢音、Yahoo好打注音等輸入法時所遇到的輸入問題。歡迎大家下載,系統需求是 Mac OS X 10.2 以上。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Thursday, May 21, 2009

是誰寫錯字?(四)

在列舉了國字標準字體的一些問題之後,我們在這裡再做個整理和討論。

一、國字標準字體執著於迎合小篆的寫法與《說文》的解釋,雖然這代表對考證所下的工夫,但有些規定過於脫離現實,而違背楷書通行字形。畢竟楷書是楷書,小篆是小篆,各有不同的結構和審美觀,《說文》的解釋也並非完全正確。況且從小篆到隸楷的演變本來就是一連串的筆畫合併與簡省,有人認為小篆要演變成「廿一黃」才是正確的,但根據隸變的演變方式,演變成「草頭黃」亦無不合理之處。事實上,傳統的隸書與楷書中早已充滿著與小篆不合的筆畫,許多小篆中有分別的部件到了隸楷也都合併了,這從《篆法皕韻歌訣》的「奉奏春秦泰,篆來首不侔」等語句可以了解。照國字標準字體的做法,整套楷書恐怕都要重新改寫了。

二、在標準宋體的部份,如我們曾經說過的,制定者對於宋體了解不夠,而且強制手寫體的細節都要移植到印刷體上,因而影響了宋體的設計與美感。就連教育部的官方文件裡都提到,這套標準字型「在美觀程度上仍有許多可以再努力的地方」,而且還需要「聘請專家,集思廣益作不斷的調整與修飾」。既然如此,實在不必急著公告印刷體標準字型,而且就如我們所提過的,制定印刷體標準的必要性是值得商榷的。電腦上的新細明體改採官方標準宋體,即讓有些人認為字形「變醜」,相關單位恐怕要聽聽這方面的意見。

三、國字標準字體嚴格區分在小篆中有區別的部件,但有些做法似乎並不一致而令人疑惑。例如「月」字旁與「肉」字旁在楷書中已經合流,都寫做「月」,而國字標準字體則是特別規定代表「肉」字的「月」要將中間兩橫寫成點與挑(見右圖),以示區別(這種做法也有討論空間)。然而,「朝」、「服」等字的「月」字旁其實也不是「月亮」的「月」,而是「舟」字,古代印刷體有將中間兩橫寫為兩點的,以便與「月」保持區別,但是國字標準字體卻完全不區分「舟」字旁與「月」字旁。

那麼,我們應該怎麼看待這套標準字體呢?我們當然可以評斷某種寫法是否合乎「標準」,因為「國字標準字體」確實是目前官方公告的標準,這是客觀的描述。只是「標準」和「正確」未必等同,除了一時的標準之外,整個書法史更有它的意義,如果只以一時的官方標準來對某個字下「對」、「錯」的評斷,恐怕是未盡周全的。

對於目前標準字體所產生的混亂與困擾,也許有人認為標準字體只要推行一段較長的時間,自然能達到統一,但是古代的帖碑與印刷品都會持續流傳下來,尤其歷代書法名家作品仍會成為眾人效法的對象,因此爭議恐怕不會輕易休止。

另外,教育部提供標準宋體等印刷字型供大眾使用,而且變成了 Windows 上的新細明體更新套件,但既然官方都承認這套字型在美觀上不盡完美,字體廠商應可以本身的字型設計專業來做調整,而沒有必要照單全收才是。

我們還是要肯定標準字體制定者的用心,但也認為這套字體有全面重新檢討的必要。


相關文章:
是誰寫錯字?(一)
是誰寫錯字?(二)
是誰寫錯字?(三)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Sunday, March 29, 2009

是誰寫錯字?(三)

除了手寫楷書之外,台灣教育部還對印刷用的宋體字做了規定。在「國字標準字體宋體母稿」中,列出了所有常用字與次常用字的標準宋體字形。這套標準宋體與傳統宋體有相當的出入,我們在此舉出其中的一些問題。

在標準化的思維之下,教育部相當強調宋體與標準楷書的一致性,所以只要宋體筆畫與手寫楷書略有出入,都會被加以更改。關於官方強行規定印刷體要與手寫體一致這件事,我們曾經在「站不穩的字」一文中提過,並舉了「出」字為例。國字標準字體也有類似的情況,它的「出」字宋體為了符合手寫楷書筆畫,左方的豎筆不超過其下的橫筆,右方的豎筆卻超過橫筆,形成左右不對稱的結構。這種在手寫體是連筆,在宋體中就要連筆的規定,影響了許多字的筆畫,其他類似例子請見右表。

另外,「言」字的第一筆在傳統宋體中為橫畫,「宋」字的第一筆在傳統宋體中為豎點,這些在國字標準字體的宋體中都依照楷書被改為一點。「辵」部在傳統宋體中是兩點加上橫畫、直畫、捺筆,在標準字體中也硬被改成連續轉折的手寫式筆畫 (見下圖的「這」字) 。「口」字下方的橫筆在傳統宋體中不超過右方的豎筆,但在標準字體中則要超過並露出頓筆,而且左右豎筆不一樣長 (請見下圖)。

這些改變其實是很值得檢討的。雖然這樣達到了印刷與手寫的一致性,但就如「站不穩的字」裡所提到的,手寫楷書與印刷體的筆畫結構根本不同,楷書橫筆都向右上傾斜,宋體卻是「橫平豎直」,即使要訂定宋體的標準,也應該就標準字形部件的增減來做調整,而非連宋體的基本筆畫細節都加以破壞。以「口」字為例,下方的橫畫超出右邊的豎筆後,即破壞了宋體講求對稱均衡的特性。又如「瓜」字,由於中間的豎筆與其下的挑筆在手寫中是連成一筆,所以其標準宋體也被改成右圖的字形,下方的挑筆與一點完全偏在右邊而使結構極不均衡。而「辵」字旁的筆畫也是相當怪異。

至於「言」字與「宋」字的第一筆在傳統宋體中作橫筆或豎點,而非如楷書中的的點,似乎相當奇特。不過看看「言」的小篆字形 (隸書的情形也類似),第一筆即是橫筆,傳統宋體與之相同,而「宋」的第一筆在小篆中作直畫,傳統宋體也作直畫處理,可見傳統宋體並不是胡亂改動的。傳統宋體捨棄歪斜的點而取橫畫或直筆,講求結構平衡的用意相當明顯。不過,教育部的標準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。

更誇張的是,國字標準字體的草字頭,在宋體中成為了右圖的模樣,兩個豎筆是傾斜的。這種傾斜法是楷書的特性,例如「口」字楷書即是上寬下窄,但是在橫平豎直的宋體中還這樣處理就令人匪夷所思了。由此看來,標準字體的制定者對於宋體是缺乏了解的。

傳統宋體的字形設計歷經數百年的發展,其中具有相當多的巧思,可惜在今天並未得到足夠的尊重。事實上,手寫體與印刷體原本就是不同的字體,文字教學應該以楷書進行,至於印刷體則應該是發揮創意與美感的地方,兩者並不衝突。除了楷書、宋體之外,教育部還公布了「方體母稿」與「隸書母稿」,甚至也有制定小篆標準字體的計畫,企圖將一切標準化,其必要性實在值得商榷。


相關文章:
是誰寫錯字?(一)
是誰寫錯字?(二)
是誰寫錯字?(四)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Thursday, February 26, 2009

是誰寫錯字?(二)

關於「國字標準字體」的特殊之處,我們在這裡再介紹更多的例子。由於國字標準字體「力求符合造字原理」,所以對字形做了不少特別的規定。例如有人把「盜」字上方的「㳄」寫成「次」,但因為「㳄」原是指張嘴流口水,所以國字標準字體規定必須寫成三點水。又如「次數」的「次」字,它的左偏旁在楷書中已和「冰」的偏旁變得相同,但因為它在篆書中是從「二」,所以國字標準字體規定「次」字左邊必須寫成兩橫。

然而,有一些字的規定只為講求造字原理,卻未必完全合理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

「黃」

國字標準字體

異體楷書

小篆

這裡有一則新聞說到,黃家的孩子帶爸爸寫的「黃」字到學校,結果被老師說是寫錯了,爸爸和爺爺知道後都很不服氣。他們爭論的焦點,就是上方要寫成「草頭」或是「廿」再加上一橫。很多研究文字的人會覺得廿一的黃才是「正確」的,因為在小篆中「黃」字是寫成如右的字形。也因此,國字標準字體採用的是「廿一」的字形。

不過看看新聞事件中長輩的說法,就知道草頭黃是是很通行的寫法,而且翻開古代書籍或書法也會發現草頭黃的字形是很流行的,甚至在隸書中就已經這麼寫了。國字標準字體在這裡並不採取從俗的原則,而是採用遵古的做法。至於「黃」字中間的「田」,由於《說文》提到此字從「田」,所以國字標準字體規定中間一豎不能出頭,原本小篆中「田」字被豎畫貫穿而出頭的的外形反而未獲得採納。


「寺」

國字標準字體

傳統楷書

小篆

傳統上「寺」字上方是寫成「土」,不過國字標準字體規定上面要寫成「士」。其說法是,只要不是由「土」演變而來的都要寫成「士」以示區別。其實這樣的說法不無可議之處,因為「寺」字上方雖然不是「土」,但也並不是「士」,而是「之」的古字,也就是注音符號的「ㄓ」。其字形的比較請見右表。

「ㄓ」下方的橫畫本來就是相當長的,所以在楷書中會變成「土」也可說是其來有自。國字標準字體的規定和長久以來約定俗成的楷書字形有所不同,也就容易引起困擾。


「米」

國字標準字體

傳統楷書

小篆

國字標準字體規定「米」字的最後兩筆不能與其他筆畫相連,因為在篆書中其上下四筆代表米點。(請參見右表)

小篆中「米」字的四點的確是不與橫豎筆畫相連,相對之下「木」字的最後兩筆則需要連接橫畫與豎畫,因為「木」字最後兩筆是樹木根部的象形。不過從隸書到楷書,「米」字早已經變成最後兩筆相連的寫法,因此這又成為另一個容易引起困擾的規定。一般人若沒有文字學知識,會難以記住哪些字的最後兩筆要分開而哪些字要相連。


顯然「造字原理」在國字標準字體中是很重要的原則。當一個字具有幾個常見的異體時(例如「盜」與「盗」),選擇合乎造字原理的字作為標準的確是相當合理的,但在一些例子中,國字標準字體已經跳過了楷書而直接取之於篆書或附會字書的解釋。其實楷書長期以來已經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字形,即使它不能完全解釋字源,但也早已是某種形式的標準。更何況隸變本來就是一種訛變,但這也是字形普及化與去象形化的自然過程,如果處處都要遵從原始形體,那麼也不會有現代的文字。標準字體與既定傳統是否脫節、是否反而造成更多歧異、以及如何影響字形美感,恐怕是需要進一步檢討的。


相關文章:
是誰寫錯字?(一)
是誰寫錯字?(三)
是誰寫錯字?(四)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Friday, January 23, 2009

是誰寫錯字?(一)

台灣教育部對漢字字形有一套規範,叫做「國字標準字體」。這套標準不止涵蓋楷書,而且還提供了宋體、黑體、隸書的標準字體。 Windows 為了符合這個標準,曾經推出「新細明體更新套件」。Mac 系統內建的標楷體與 Mac 版 Microsoft Office 附送的新細明體也是來自這個標準。

標準字體當然有規範字形的作用,在現代似乎是有某種程度的必要性,不過教育部這套標準有許多「特別」的規定,經常讓學生和老師感到困擾,而市面上大部份的字體也並不完全符合這個標準。

當然,制定者對於文字考證的用心是值得肯定的,但是某些實際做法是否適當倒是值得討論。

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,來說明「國字標準字體」與傳統字形或一般寫法的不同之處。下面這幾個字都有「木」在下方:

趙孟頫
《無逸帖》
俞和
《急就章釋文》
歐陽詢
《九成宮醴泉銘》
王羲之
《孝女曹娥碑》
楷書字體

「木」字最後兩筆本來應該是是撇和捺,不過從上方的文字可以看出,在傳統楷書中「木」放在下方時這兩筆往往變成了左點和右點。至於上面的楷書字體則保留「木」的原樣。

不過在「國字標準字體」裡卻規定,若「木」在下方,撇與捺就要變成向左的短撇與向右的頓點:


↑ 國字標準字體(楷書)

而在「國字標準字體」的宋體之中,這些字也就變成了這樣(與傳統宋體比較):


↑ 國字標準字體 (宋體)


↑ 傳統宋體(細明體)

從以上來看,在傳統楷書中如果「木」在下方,常常會把最後兩筆寫成左點與右點,而傳統印刷字體雖然沒有區分單獨使用的「木」與在下方的「木」,但至少是維持「木」的原樣而沒有標新立異;另一方面,「國字標準字體」在這個地方使用短撇與頓點卻是一般楷書少見的。楷書字形千餘年來具有某種約定俗成的規則,但國字標準字體在許多方面並沒有遵照這樣的傳統,而是基於某些理由採用了獨特的規定,因此它常與一般的寫法脫節,大家照著經典碑帖學來的字反而不合標準,還得另外花費工夫去調整配合才能符合規定。「國字標準字體」也是造成台灣字體與其他漢字使用地區所用字體不一致的原因之一。

其他的問題,我們下次再繼續說。


相關文章:
是誰寫錯字?(二)
是誰寫錯字?(三)
是誰寫錯字?(四)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