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May 25, 2015

是誰寫了假繁體:台灣標準字形不是你想的那樣

近幾年來,有些人在網路上對漢字字形爭議發表了一些看法,並引起某個程度的討論,然而這些文章往往犯了一個毛病:作者只憑自己在台灣的書寫習慣,就認為其他地區的漢字字形是錯誤的(主要是指繁體,簡化字另當別論且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),或把台灣官方字形標準奉為唯一的漢字正統,並將與之違背者視為異端。這其中,有把傳統宋體「靑」字下方認作日本貨幣單位的,甚至還有把對岸繁體字體指為「假繁體」的。這些說法,其實是違反事實的。

本文要指出兩點:第一,中國大陸出產的繁體字形,若有和台灣標準不一致的,其實絕大多數只是在異體字上的選擇有所不同。第二,台灣官方所定的標準字形其實不見得如許多人想的「正統」。

漢字具有悠久歷史,許多字都已發展出多個字形相異但用法相同的異體,而且有些字擁有的數個異體都相當通行。以某些人認為的「假繁體」為例,「」字只不過是「」字從古至今常見的異體,另外「麪」的字形也很常見,台灣教育部文件甚至指出「麪」字才是本來的寫法,只是為了避免人們將「丏」(ㄇㄧㄢˇ)誤作「丐」,才規定採用「麵」的字形。而「」或「」不但並非假繁體,甚至還是台灣庶民文化的一部分:



「麵」字的各個異體經常同時出現在台灣的大街小巷。

台灣教育部和中國大陸繁體字體所做的,都只是從各種通行異體中選擇一個,以便字形統一,但這不代表其他異體是錯的或「假」的。各地繁體字形標準的不一致,只是反映他們對於異體的取捨有所不同而己,就這點而論,並沒有哪一方比較優越或更能代表「繁體字文化」。

同樣的情形發生在「冊」與「册」、「啟」與「啓」、「產」與「産」等、「裡」和「裏」、「峰」和「峯」等字形上,只是由於 Unicode 區分了這些異體而不混淆,因此即使使用台灣以外的字體,在繁體文章中也通常看不到這些相異於台灣標準的字形。而且,這幾組字中,有些簡體字體中的字形反而在歷史上較常見或較近似小篆字形(例如「裏」、「峯」等),根本沒有什麼文化入侵的問題。

以下將中國大陸所製繁體(Droid Sans Fallback 字體)和台灣標準字形(微軟正黑體)並列,同時對照歷史上的寫法,即可看出這些所謂「假繁體」和台灣標準字形都是漢字歷史的一部分:


Droid 字體Droid 字體對應異體台灣官方標準台灣標準對應異體
營營
褚遂良《哀冊》
營營
趙孟頫《與中峰札》
房房
趙孟頫《與彥明帖》
房房
《康熙字典》
角角
俞和《急就章釋文》
戶戶
《康熙字典》
廣廣
趙孟頫
《太平興國禪寺碑》
廣
(中間作「田」)
?
《康熙字典》
(中間作「由」)

另一方面,如果非得以「道統」的角度來看待,台灣標準字形有許多其實稱不上「正統」。

我們在是誰寫錯字(二)裡曾提過,台灣教育部規定的「寺」字是違背楷書歷史的。以下是各書家或字書的「寺」或「時」字,「寸」之上的部分全都作「土」。然而根據教育部的意見,這個部分並非源自「土」字,所以要改成「士」。這個說法大有問題,第一,「寺」的上半部最早也不是「士」,而是「ㄓ」(即古「之」字)。若說寫成「土」是錯的,那麼「士」一樣是錯的。第二,教育部說許多其他非源自「土」的字形都變成「士」(例如「吉」字),所以「寺」上方也要寫成「士」,然而「去」上方和「封」左上也作「土」,根據《說文》這些部件也都並非源自「土」字,何以教育部字形仍作「土」形?第三,「寺」字從隸書、楷書至今,字形早已定型,當代各國漢字標準也都採取「土」形,唯獨台灣不同。就連教育部自己的《異體字典》列出的古今各種異體,也不見任何上方為「士」的寫法。如果真要談「繁體字文化」,那麼台灣教育部的字形不正有失尊重?


寺寺寺寺時時
柳公權
《玄秘塔碑》
歐陽詢
《化度寺碑》
米芾
《跋殷令名碑》
趙孟頫
《膽巴碑》
王羲之
《快雪時晴帖》
趙孟頫
《無逸帖》
寺,台灣官方標準字形
台灣國字標準字體(楷體與宋體)

再以「肉」字旁為例,「肉」在作偏旁時變成了「月」,根據教育部規定,這個偏旁中間的兩橫必須作點和挑(如下圖最右方的「肖」)。這個規定的用意是為了區分「月」和「肉」,然而在隸書和楷書中的這兩個偏旁時早已合流。雖然有些書法作品的肉字旁的確在中間有寫成點和挑的情形,但大致上是出現於行書或行楷而非楷書,因為「月」在左,為了讓最後一橫能帶到右上方的其他筆畫,自然會有往右上的行書筆勢。以下各書家作品和康熙字典用字,全都寫作中間兩橫的「月」,顯然這種寫法已定型,相較之下,教育部字形與此明顯不同,再加上不適當的左撇,使得字形美感盡失,這又如何能代表漢字傳統?

肌肖骨骨肖 國字標準字體
歐陽詢
《九成宮醴泉銘》
趙孟頫
《臨蘭亭序并跋》
宋高宗
《嵇康養生論》
《康熙字典》 台灣官方標準

再舉一例,在台灣標準中,「充」、「棄」的上半部「ㄊ」第一筆刻意與下方連筆,亦違反楷書字形結構。

棄
歐陽詢書  台灣標準

本文的用意並非比較什麼樣的字形更加「正統」,而是希望呈現一個觀點:任何一時一地由少數人定出的規範都不能代表整個漢字傳統,官方規範固然在現代有一定的必要性,例如教學上的需求等,但漢語、漢字的歷史豐富而多元,人們不應將死板的官方標準用來當作文字「正」、「誤」的唯一準則。從官方標準是否被遵循的角度來看,固然有「尊重」與否的問題,但官方標準絕對不是不能被挑戰的,我們也不應只根據自己的習慣來狹隘地評斷文字的多元樣貌。

相關文章:
是誰寫錯字?(一)
是誰寫錯字?(二)
是誰寫錯字?(三)
是誰寫錯字?(四)
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原文連結:是誰寫了假繁體 台灣標準字形不是你想的那樣

Thursday, November 7, 2013

使用快速記憶法別走火入魔

市面上有不少「快速記憶」或是「圖像學習法」的英文課程或產品,標榜以聯想和圖像來幫助人們輕鬆記憶英文單字。例如英文的「chimney」是指煙囪,因為其發音類似中文的「清理」,所以就以「煙囪髒了需要清理」的聯想方式把「煙囪」和「chimney」聯結起來。

這些都是記憶加強法 (mnemonics) 的一種,比起硬背的方式,這種方法當然有效率多了。如果我們要記得很多陌生人的名字,通常會覺得很困難,因為人的名字和外貌通常沒什麼關聯,然而如果有個特別胖的人叫做「小胖」,那麼大部分人都應該記得住他的名字。因此,尋找聯想線索可以是一種提升記憶效果的好方法。

在語言的學習上也是這樣。人類的語言是一種語音構成的符號,而這些符號和語意的配對往往是沒有道理可循的 (arbitrary)。換個角度說,同一個意思在不同的語言裡,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說法,所以我們在學新的語言時,記單字常是事倍功半的苦差事,而上面提到的記憶術也就有了發揮的空間。

不過這真的是最好的記憶法嗎?它有個最大的問題,就是只完成記憶,而沒有靈活思考,反而可能讓學習更加侷限。舉例來說,有個課程是教你這樣學習「基因」的英文「gene」的:

(1) 有人有一頭金色的頭髮。
(2) 金髮是因為基因遺傳。
(3) 所以「金」的諧音「gene」就是基因的意思。

Durian 榴槤

圖片引自YouTube

問題是,中文的「基因」本來就是英文「gene」的音譯呀!如果讓學生知道這點,他們只要用中文原來的發音去聯想就行了,不需要再去記得金髮,而且又能了解「基因」一詞的來源。另外像是中文的「榴槤」和英文的「durian」都是馬來語的音譯,發音已經很近似,不需要再去記得「丟臉」。「Windshield」指擋風玻璃,是由「wind」和「shield」構成的複合詞,當然你可以用快速記憶法把它聯想到「穩死」,但這還不如先記下「wind」和「shield」,這樣一次可以學會三個單字。

這些例子顯示,如果太過強調這種記憶法,反而會遺漏有用的訊息,無法有系統地去學習。很多快速記憶業者都強調不要「死記」,但在我看來,這種不求甚解的記憶法只是幫助你死記的方法。

那麼有沒有能輕鬆記憶又能觸類旁通的方法呢?其實是有的,最好的做法就是根據記憶對象本身的知識或資訊來幫助記憶。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的英文基礎,你可以用字典來查詢語源,例如 Mac 和 iOS 的內建牛津字典都會列出字詞的來源。

Condominium

以「condominium」為例,它可以指每戶產權各自獨立的公寓,乍看之下不好記,但字典會告訴你它可拆開成 con- 和 dominium,這兩個部分都來自拉丁文,con- 或 com- 有「聯合」、「一起」的意思,如英文的 contact (聯絡)、contract (合約)、combine (結合),而 dominium 和英文的「dominion」、「dominate」有相同起源,意思是「領有」或「統治」。如果你已經懂得後面這些單字,就可以輕鬆記得 condominium = 共同擁有的大樓 = 公寓。

「同義詞」和「反義詞」的英文分別是「synonym」和「antonym」,按照它們的語源,我們可以把它們想成是 syn(c) + name 以及 anti + name,如果你已經知道 sync (同步)、anti (反)、name (名字) 的意思,就知道它們等於「同名稱」、「反名稱」,也就不難記得這兩個單字了。

對於沒有什麼記憶線索的字詞來說,快速記憶仍然是個有效的記憶法,但如果你已經不是初學者,而且可以找到有用的資訊,不妨升級到更有系統的方法。
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Wednesday, December 14, 2011

關於網頁直行顯示的進一步資訊

自從我在幾年前用表格編排了一篇直行文章後,就有段時間沒再提過文章直排。當時有網友提供 CSS 的直排方法,不過卻只能用在微軟的 IE 瀏覽器上。隨著這段時間的進展,現在 Safari 和 Chrome 也已經能透過 CSS 呈現直排,我就在此整理一下更詳細的資訊。

Safari 和 Chrome 這些採用 WebKit 的瀏覽器是透過 -webkit-writing-mode 這個 CSS 屬性來達成直排的目的。其中 vertical 代表直寫,而 rl 則代表每行從右排到左。

這個 writing-mode 屬性其實是原先在 IE 上就出現的,現在似乎會成為 CSS3 的一部分,而 WebKit 也開始支援它前列,不過目前必須在前面加上 webkit 的字樣,不然的話會沒有作用。

Safari 和 Chrome 都能很順利地處理直排文字,跨行選取文字完全沒問題,插入文字的游標也會隨著直排而從垂直變成水平,比起我和其他人先前用的旁門左道要好得多。

看得很累嗎?:P 因為文章中含有許多轉了九十度的英文。以下就開始橫排啦!


以下列出 WebKit 的直排語法:

-webkit-writing-mode: vertical-rl; (由右至左直排)
-webkit-writing-mode: vertical-lr; (由左至右直排)
-webkit-writing-mode: horizontal-tb; (橫寫)

橫寫時可以配合 direction 的屬性,例如:

direction: rtl; (右至左)
direction: ltr; (左至右)

至於舊版 IE 要直排時則可使用:

writing-mode: tb-rl;

不過舊版 IE 的表示值似乎已經被 CSS3 否決,WebKit 的才是目前 CSS3 草案中規定的用法,也就是減號前面只表示直排或橫排,至於橫排的左右書寫方向則由 direction 決定。

在 Mac OS X 的「字典」軟體中,也可看到用這種直排方式,只要進入「字典」的偏好設定,點選日文的「大辞泉」,就可以改為直排。另外,蘋果新的 iOS 5 行動作業系統也開始支援直排,所以這篇文章也可以在安裝了 iOS 5 的 iPhone 或 iPad 上直排閱讀。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Friday, July 22, 2011

繪文字可當網域名稱,OS X Lion 可支援

「繪文字」是從日本開始流行的圖案文字和表情圖案,經常用在手機簡訊之中。由於 iOS 支援繪文字,所以許多 iPhone 使用者也會用這些圖案來傳送訊息。現在 Mac 的最新系統 OS X Lion 也開始支援繪文字了,所以你可以在 Lion 中使用這些圖案。

要在 Lion 中輸入繪文字,可以在輸入文字時選擇「編輯」選單裡的「特殊字元」,然後就會看到下圖的字元面板。選擇左欄的「表情符號」之後,會有人物、自然、物體、地點、符號等種類可以挑選。如果你的軟體沒有「特殊字元選單」,可以試著使用內建的「文字編輯」軟體。

Character viewer - emoji

我在 Lion 中試著寫了一篇含有繪文字的電子郵件,然後用 iPhone 收取郵件,結果 iPhone 可以正確顯示繪文字的圖案。而從 iOS 5 Beta 寄出郵件到 Lion,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繪文字。

較早期的繪文字是將符號放在 Unicode 中可自行定義的字碼中,不過 Unicode 6.0 已將七百多個繪文字正式納入,OS X Lion 就是使用這套標準的 Unicode 編碼來處理繪文字。

更有趣的是,有人竟然用繪文字申請了網址,例如下面這個網站:

http://💩.la

目前似乎只有 Lion 的 Safari 完全支援它。如果你的系統不支援繪文字,可能看不到正確的圖案。其網址和網頁的外觀如下所示:

poo

這個有點不雅的網址是由 Panic 公司所申請,而且他們還申請了卡車和葉子圖案的網域,用來當作 Transmit 和 Coda 這兩個軟體的網址。

但 Panic 是如何申請到這樣的網址的呢?雖然現在有些網址已經可以使用非羅馬字,但還是不能漫無限制地使用任何特殊符號。只是寮國的相關單位似乎不受控,所以能接受這種怪異網址的申請。現在寮國也不再接受這樣的申請了,所以有人又開始把目標轉向托克勞的域名 .tk。

關於 Panic 繪文字網址的詳細資訊,可參考該公司的網誌
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Tuesday, December 14, 2010

Google 地圖上的錯誤拼音

Google 地圖是個很棒的工具,除了世界各地的地圖之外,它也提供詳細的台灣街道圖,讓本地的網友能方便地獲得指引。不過,如果我們仔細看看 Google 台灣地圖上的街道名稱拼音,卻會發現有許多錯誤。

這些拼音錯誤,並不是我們過去常在路牌上看到的那種拼字法問題,而是它把破音字的讀音搞錯了。例如它把「長安東路」的「長」標成了 zhăng (ㄓㄤˇ),但它是念成ㄔㄤˊ,應該拼成 cháng 才對。

「興隆路」的「興」應是「xīng」(一聲),但 Google 標成了「xìng」(四聲)。位於三重的「重新橋」,「重」字應該念成 chóng「ㄔㄨㄥˊ」,但 Google 錯標成 zhòng (ㄓㄨㄥˋ)。此外像是「重慶北路」、「重陽橋」的「重」字也都被 Google 標成 zhòng (ㄓㄨㄥˋ)。

這樣的問題,很明顯是用軟體工具自動將漢字轉換為拼音,但工具卻不能正確判別字音而造成的,所以破音字都只會固定被轉換成某個不一定正確的發音。像 Google 這樣擁有許多軟體技術的公司,自然會善用工具來自動處理許多工作,而且希望各種事都能儘量用電腦代勞。然而,除非電腦能達到令人完全滿意的結果,否則人的細心檢視還是不可少的,就算是不怎麼情願的死工夫,恐怕還是得花下去。Google 在這些事情上,顯然還應該再更嚴謹一點。
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Sunday, March 14, 2010

ㄍㄚ利略?正音還是誤音?

去年(2009)是天文年,天文學界有人指出,天文學家「伽利略」的「伽」字應該念成ㄍㄚ (gā)。雖然這已經是好一陣子之前的事了,但我們一直沒有機會談談這個問題,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說法是否經得起檢驗。


按照教育部字典,「伽利略」的「伽」要念成ㄑㄧㄝˊ (qié),同時也收錄ㄐㄧㄚ (jiā) 的讀音,但是並沒有ㄍㄚ (gā) 的音。在《廣韻》等韻書中,「伽」是「求迦切」,在現代念成ㄑㄧㄝˊ並沒有什麼問題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,課本都將「ㄑㄧㄝˊ利略」列為標準讀音,不過,伽利略的原文「Galileo」,不論用義大利語或英語念,都和ㄑㄧㄝˊ相差較遠,若改念ㄐㄧㄚ,也還是有一點差距,因而讓人感到相當困惑。天文相關領域的學者對此提出質疑,例如孫維新先生即強調「伽」應念為ㄍㄚ,而劉源俊先生也認為「伽」字在古代用於翻譯佛經的「ga」,所以應該念成ㄍㄚ。不過,劉先生的說法恐怕大有問題。


首先,「伽」字的確在古代用來翻譯梵語的 ga 或 gha 音節,如「伽陀」、「伽藍」,而 ga 音近漢語的ㄍㄚ。那麼,我們可以像劉先生一樣,說「伽」字在古代念成ㄍㄚ嗎?這恐怕不能妄下定論。兩個語言之間在音譯時,由於各自有一套音韻系統,因而譯出的發音往往只是近似而已。古代用「伽」字音譯 ga,不代表當時「伽」的讀音就一定等同於ㄍㄚ。而且根據《韻鏡》,「伽」字是「三等字」,在當時應帶有 i 介音或作用類似的成份,所以中古的「伽」字恐怕並非念成ㄍㄚ。另外,梵語的 gha 應和「送氣濁音」有關,所以也和ㄍㄚ有些差距。


再來,我們必須了解,中古音到現在已歷經許多改變,ㄍㄚ、ㄎㄚ這樣的音節已產生變化而不復存在於現代國語中,就算有也多半是後來為了外語音譯及其他特殊情形而刻意造出來的,例如「噶」、「咖」等。就算「伽」字在古代真的曾有ㄍㄚ或類似的讀音,但現代語言中既然已經沒有ㄍㄚ,而「伽」也早已變成了ㄑㄧㄝˊ,我們又如何能為它強行加上ㄍㄚ的讀音?我們今天的發音早已和中古漢語相差甚遠,如果每個字都要遵從古音,那麼現代語言豈不是要整個改寫?況且今人對古音的認識僅能靠推測,並無法完全確認其語音性質。


還有,劉先生說「伽」應念成一聲的ㄍㄚ,我們想問:為什麼是一聲,而不是二聲、三聲或四聲?「伽」字為平聲,且為濁音字,在現代應變為陽平,依此規律「伽」字應該是二聲才對,很可惜劉先生未能處理這個問題。


顯然,這些天文學者並沒有理由擅自更改「伽」字的發音,當然也無權宣稱ㄑㄧㄝˊ的發音是錯的。其實像「Galileo」這樣的外語轉譯到我們的語言,發音產生改變是很自然的,只要約定俗成即可達到溝通目的。我們在外國人面對說「ㄑㄧㄝˊ利略」,相當於在說一個中文詞,外國人聽不懂是正常的,更沒有「鬧笑話」的問題。如果真的不滿意 Galileo 變成「ㄑㄧㄝˊ利略」,應該是質疑當初譯者使用「伽」字的做法,並把「伽」改成發音更貼近的字才對(例如「加利略」,甚至「噶利略」、「嘎利略」之類的)。Gamma 音譯為「伽瑪」,也是當初譯者用字是否適當的問題,不能作為「伽」字念ㄍㄚ的證據。


而且,就算對「伽」字本身的發音有意見,只要有站得住腳的證據,當然可以提出,甚至乾脆提議為該字增添新音。然而天文學界人士並未在漢語專業領域進行論證與意見交換,反而在缺乏語言專業的情況下,逕自向大眾及媒體發佈未經驗證的個人看法,實在有違學術精神。
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

Tuesday, December 1, 2009

骰子怎麼念?

台灣教育部對於標準字音的修訂常引起一些爭議,尤其是有些字音與現實使用情況相去甚遠,因而讓許多人難以理解。例如,一般人會將「骰子」的「骰」念成ㄕㄞˇ (shăi),但教育部審定為ㄊㄡˊ (tóu) 。對於這個詞的念法,有些人似乎有著一些誤解,認為從此只能用ㄊㄡˊ ˙ㄗ來稱呼這種物品。關於這個問題,我在此提供一些資訊與大家分享。


「骰」這個字有ㄊㄡˊ的字音是可以肯定的。《廣韻》所記載的字音為「度侯」切,所以應念為ㄊㄡˊ,除此之外,該字之下並未記載其他發音。「骰子」有時又寫成發音相同的「投子」,例如教育部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就收了「投子」一詞,並解釋為「骰子的別名」。其實,骰子既然是用丟擲的方式來使用,所以「骰」可能原本就是從動詞「投」而來的,「投」字用於名詞之後,又有人根據語意的屬性將它的偏旁改為「骨」(因為骰子常以骨頭製成),所以就造出了「骰」字。時至今日,閩南語仍有「十八骰仔」(si̍p-pat-tâu-á) 的稱呼。


但「投子」或「骰子」並非這種物品的唯一名稱,它也被稱為ㄕㄞˇ ˙ㄗ,而寫法則通常是「色子」,起源應與這種東西的花色有關。一般人都知道「色」念成ㄙㄜˋ,但其實它也有ㄕㄞˇ的音,算是所謂的「語音」(即白話音)。所以,骰子這種物品有兩種不同名稱:ㄊㄡˊ ˙ㄗ與ㄕㄞˇ ˙ㄗ,這兩種名稱都存在,並不衝突,只是如果稱這種物品為ㄊㄡˊ ˙ㄗ,就要寫成「骰子」,若念成ㄕㄞˇ ˙ㄗ,就要寫成「色子」。


然而到了今天,大部分人都把「骰子」念成ㄕㄞˇ ˙ㄗ,也就是把文字與發音做了錯誤的配對,這可能是因為近來很少有人知道「色」字有ㄕㄞˇ的念法,而「骰子」的文字形式又較為盛行,結果就直接把「骰」念成ㄕㄞˇ了。這種現象已經相當普遍,所以許多字典在「骰」字之下都加注ㄕㄞˇ的念法。這等於是一種「訓義字」的用法,也就是像日文的訓讀一樣,用同義字來書寫語言中的某個詞。


站在文字整理的立場,訓義字通常不是最好的用法,ㄕㄞˇ原本就是「色」字的字音,但如果用它來念「骰」這個字,就會使「骰」多出一個發音,從而增加負擔。既然我們還有音義皆符的「色」字可使用,就比較沒有理由再用「骰」來表示ㄕㄞˇ這個音節。因此,教育部的這項審定是可以理解的。


不過大家別誤解了,雖然教育部說「骰」字要念成ㄊㄡˊ,但「色子」的名稱一直都存在,現在也沒人廢掉它,所以當我們看到骰子這個物品時,還是可以稱呼它為ㄕㄞˇ ˙ㄗ。


本文同步刊登於符號工作站